1、 插画的定义
第一节 插画的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对方知道,或者要告诉别人,你有什么心事和想法。这时候除了用“语言”或用“文字”来表达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图画”。 纯粹的“图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纯粹的美术绘画艺术,就是把自己的感情,用绘画的风格和技巧来表现在画面上。这类作品,我们经常在各种地方看到。至于“插画”,或称“插图”,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印刷出版物里,乃至各种信息传递媒介中加插的图画 。
在信息传播手段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现代插画设计的思想与理念也在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转变。《辞海》(2009年版)中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这种解释其实主要是针对书籍插画而作出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现代插画设计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只限于画和图)转变为一种更为广义的概念。“插画”或者称为“插图”已经不再是仅仅包括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图书杂志等各种刊物里所加插的图画,插画已经扩展到所有商业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
内容 +形式 = 插画
从插画的表面上来看,插画实际就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的。
插画的内容,其原则就是用形象语言来说话。形象语言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谓的视觉语言。人们通过观看进而了解和接受资讯与信息。通过观看人们可以接受两个信息传递系统,一个是文字语言系统,而另一个就是所谓的形象语言系统。与文字语言系统相比较而言,形象语言具有准确、生动、有趣的显著特征。
插画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体系共同构成的认知体系。这在前面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表述。丰富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插画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如表现历史的插画 ,那个时代的服饰、人文、建筑风格等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我们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插画就无法做到准确、生动而科学,甚至会闹出笑话。当然,我们不可能具备所有的知识,所以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在进行插画创作时,要细致地收集素材。同时,重要的是要对知识素材进行一定的研究。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都要进行一定的认知研究。
插画内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生活,生活中的体验是插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基础。不管是表现历史的还是现代的,甚至是未来的幻想的,如何让内容生动而真实,必然要从我们的生活体验中汲取营养。我们看看那些极具幻想的插画,其中都隐含着对于生活事物的理解和再创造,都必须要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规律和物理定律,才能表现出真实感。当我们将插画的内容斟酌好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考量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将之表现出来了。插画的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丰富而越发多种多样。绘画包括钢笔画、油画、水彩、蜡笔等多种形式。现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绘画更成为现代插画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
插画=绘画
在信息传播速度迅捷,且传播技术发达的21世纪,人们越来越注重信息传播的审美情趣。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的各式插画设计已逐步形成它所独有的艺术面貌,成为当代社会颇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给插画艺术的诞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而后者继前者之力,在视觉表现的多样性上表现得更为丰富,而在应用领域的开拓上,也展现出了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的艺术张力。
每一幅插画的创作都要经历构思、设计和创作三个过程。而这三个过程,绘画都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熟练地掌握客观的绘画技巧不但可以为积累详细的主题知识做准备,还将给插画作品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带来活力。如詹姆斯·麦克马伦说的“我们是通过绘画来理解主题的。”而图像是由绘画构成的,无论是抛开视觉参考资料创作出来的具有想象力的插画,还是按照几何图形设计出来的图画,又或是准确的图画再现,都没有关系。绘画涉及插画的诸多方面,包括构图、颜色线条、形状、形式与空间等。它是一种获取研究和参考资料的视觉语言。所有的视觉思想,从最初的概念到最后的完成,都是通过绘画方式具体化的。这其中有一点我们要非常重视,那就是诠释艺术的方法或形式一定要深思熟虑并精心挑选。
插画≠绘画
从商业插画本身的意义上来说,其目的是为企业或产品的信息传递而绘制,并获得与之相应的报酬,是作者放弃对作品的所有权,只保留署名权的一种商业买卖行为。这种行为和我们以前认为的绘画是有本质区别的,艺术绘画作品在没有被个人或机构收藏之前,可以无限制地在各种媒体上刊载或展示,作者得到很小比例的费用。而商业插画只能为一个商品或客户服务,一旦支付费用,作者便放弃了作品的所有权,而相应得到比例较大的报酬,这和艺术绘画被收藏或拍卖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商业插画的使用寿命是短暂的,一个商品或企业在进行更新换代时,该幅作品即宣告消亡或终止宣传。从科学定义上来看,似乎商业插画的结局有点悲壮,但另一方面万面,商业插画在短暂的时间里迸发的光辉是艺术绘画不能比拟的。因为商业插画是借助广告渠道进行传播,覆盖面很广,社会关注率比艺术绘画高出许多倍。比如一幅酸奶包装的数码插画,在两年的市场售卖中,因为画面精美,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超过四亿之多,设想一下,在下一个产品替代它之前的时间里,这个数量会成倍增加。有多少艺术绘画作品能在两年时间里被上亿人看到呢?这样的光芒是无与伦比的!
另一方面,之所以说插画≠绘画,是因为对于插画师的培养及其文化架构和画家的知识结构有着显著的不同。绘画艺术从某种
体验上来说更重要的是为画家本身而创造,更侧重于画家自身精神的表现与传达。而插画师却往往是要为观众而创作,为产品、商业的信息传播而服务。这其中也会受到客户规定项目要求的严重影响。所以插画师更重要的是具备社会和文化意识,在其他学科或话题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
所以总的来说插画是为了传播与复制,而纯美术的绘画是个人情感的抒发,美的视觉享受。一个插画师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艺术风格,而应广阔地涉猎各种艺术形式。